乒乓球拍的百年演义

19世纪末的一天,两个青年在看完温布尔登网球赛后,到一家餐馆去吃饭。用餐间隙,他们边用雪茄烟盒盖做扇子驱热,边讨论刚看完的比赛。说到高兴的地方,二人干脆以酒瓶的软木塞当球,以桌子为球台,手中的扇子为球拍,在原地模拟真实比赛。碰巧侍者在一旁喝彩,闻声赶来的女店主见此情景,不禁脱口喊出“TABLE TENNIS”。就这样,“桌上网球”成了乒乓球的“乳名”,并被沿用至今。

和发明乒乓球时的无心插柳相比,乒乓球拍的“演义”却经过了煞费苦心的100多年。

萌芽阶段的乒乓球球拍多为木板拍、羔羊皮拍;球是用软木或橡胶制成。随后,乒乓球拍又变成穿线球拍,球拍的形状、结构、性能都与网球拍相仿,稍有遗憾的是,这种球拍难于控制轻巧灵便的乒乓球。于是出现了羔羊皮贴在长柄椭圆形空心的球拍上,球拍拍面平整,击球方便,弹性好。可慢慢地这种球拍显露出造价高,耐久性差的弊端。

这时,制作方便、价格低廉的木板球拍应运而生。为了让球拍的板面美观,人们在球拍的两面用各种工艺绘画。有些贵族为了能体现自己的财富和社会地位,还在乒乓球拍的边缘镶嵌上金银等贵重金属并加以雕刻,十分奢华。但是木板球拍摩擦很小,使得乒乓球的打法单一而缺少变化。有人在木板拍上钻了许多小孔仍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1903年,英国人古德(Gude)发明了胶皮球拍。一天,古德赛完球后,在回家途中去药店买药,当药店老板将找回的零钱扔给他时,钱币落在胶皮盘子上弹了起来。这个灵感让古德的眼前顿时一亮,他向药店老板买下胶皮盘子,安在自己的球拍上。古德用世上第一个粘上胶皮的球拍参赛,增加了球拍击球时的弹性和摩擦力,从容地战胜了所有的对手。

自此,胶皮球拍便问世了。胶皮球拍使乒乓球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最显著的特点是乒乓球的旋转增强。1951年,奥地利人发明了黑色厚海绵,大大提高了击球速度,并且声音较小,回发球让对手很难抵挡。1952年,日本人发明了黄色软海绵,在第1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日本选手凭借“新式武器”,一夜之间击垮年的防线。

海绵拍由此引起争论,1959年国际乒联做出关于球拍规格化决定:运动员只准使用木拍、胶皮拍以及带胶皮面的海绵拍,并规定胶皮海绵总厚度不能超过4毫米。如今世界乒坛仍然没有超出胶皮拍、海绵拍的范围。

1985年在瑞典举行的第38届国际乒联会议上再次规定:“球拍的表面,必须一面呈鲜红色,另一面呈黑色。”

六七十年代中国开始生产适合近台快攻的球拍,如老顺风、友谊、红双喜等。那时厂家生产的球拍全部是成品拍,每批生产的球拍底板都不一样,能得到一只好的底板像碰运气一样。80年代末期,现代弧圈球进攻技术在欧洲崛起,其综合技术优势已经明显超过中国的近台快攻。新技术的崛起使得老式底板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80年代末一位在巴基斯坦做援外教练的中国人,出国时带了几只国内经典的椴木底板做礼物,出乎意料的是外国运动员对此毫不领情,他们甚至开玩笑说,“中国的底板可以做哑铃”。因为那些超过100克的国产底板与他们手中仅有80克的日本底板相比实在太笨重了,而且不符合乒乓球向弧圈球进攻技术发展的需要。后来几家乒乓球制造商研制并开发了用西南桦木、云杉木和泡桐木搭配,椴木、东北桦木和泡桐木搭配的新底板。90年代中期进口木材增加了优质底板的多样性,其中非洲的阿尤斯和阿巴西、日本的桧木都是上好的木料。

2000年乒乓球大球的启用,促成了乒乓球拍覆盖物和底板的再度进化,具有高张力的内能型胶被普遍应用,与此同时,带有人造纤维的球拍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一部分内含金属的球拍也被研发,因为它顺应了乒乓球当前更趋凶狠、快速的技术主流。

现代乒乓球被规定,底板至少含有85%的天然木,加强底板的黏合层可以用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压缩纸等纤维材料,每一黏合层的厚度不超过底板的0.33毫米。

为了超越纯木底板的性能,国外制造商开始努力研发特殊纤维素材的复合材料底板。如,碳纤维球拍其多项物理性能如强度或弹性可以与金属媲美,但比重却比金属轻得多:玻璃纤维能使击球的持球时间增长,感觉也相当柔和;还有加入钛丝网的底板;德国的“尤拉”用铝丝网制作底板;瑞典的“斯蒂卡”推出了一系列叫做TUBE的新款底板,中间层是由无数条空心细铝管组成。

21世纪初根据对直板的研究又发明了异型球拍。异型直拍虽解决了直拍横打难度大的问题,但球拍形状怪异.成本偏高,因此难以推广。

责编/马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