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艺在当代雕塑中的运用——以我的大漆雕塑创作为例》

摘 要:当代雕塑中,材料的运用对于雕塑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高。传统的木,石,金属,树脂等等材料与雕塑本身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但仅仅这些还不足够支撑雕塑材料的未来。自新媒体时代以来,各种材料层出不穷的出现在雕塑的运用当中,但我在此文中所讲的确实与之背道而驰,选取了一种更为传统的材料——大漆。说到大漆,也被成为国漆,是中国古代工艺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材料。我通过创作把大漆与雕塑造型相结合。本文主要结合创作详细阐述大漆与雕塑传统材料的结合过程与结果。

关键词:漆艺;融合;雕塑创作

1.引言:

雕塑在材料方面的探索从未停止,正因如此,在中国美术院校内,有很多由材料命名的工作室,也都旨在探索新材料,新的因素。在这探索浪潮中,大漆从一种工艺材料进入雕塑人的世界,顺理成章成为雕塑材料中的一部分,完成由工艺美术品向雕塑作品的转变,给雕塑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

2.大漆在工艺中的运用

众所周知,漆的出现由来已久,考古中发现的最早的漆器是河姆渡遗址中的木胎漆碗,距今有超过七千年的历史。在古代封建社会当中,漆器一直扮演着一种重要角色。从人们的吃穿用度,到皇宫贵族的享乐,都有漆器的影子。在现在的日本,手工漆碗还是上流社会用餐的餐具,甚至于Japan这个英文单词也是根据漆艺翻译而来。

通常我们所看见的漆器不过是在以木,金属等材质的基础之上,刷的一遍髹饰层,正是因为这层髹饰层,赋予了器皿或者说造型一种独特的美。

早期的漆器都是以木胎为主,后来随着技法的逐渐深入,开始出现了脱胎漆器。一件漆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胎体的好坏,如果胎体不好,后期的制作上漆都是白费,一件胎体花费的时间应该占到整个漆器制作过程的三分之一。然后就是色漆的涂抹。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刷的工艺不同漆艺可以分成很多种,如犀皮漆(图1),就是在做好的胎体上用丝瓜囊沾着色漆打捻,等漆干后,在一遍一遍的刷红黄黑三色,直到有足够的厚度。在然后就是打磨。漆器的美与丑,在于色漆的选择,更在于人对打磨程度的把控,多一分则全毁,少一分则没办法体现它的美。等到这些工序完结后,最见证奇迹的就是抛光。当漆器在你的手底下一点一点发亮的时候,绝对是人最喜悦的时候,那内蕴的光泽,让人心动。

3.大漆在雕塑创作中的运用

大漆在漆器中的运用无外乎如此,在雕塑中却有更多可能性。由于大漆的运用范围很广,不仅在木质材料中,在金属,在树脂等等材料中都可以运用。如雕塑家李世伟的作品《无常》、《大梦》(图2)中,雕塑家将大漆运用到写意雕塑的创作中,把极具东方韵味的大漆带入创作中,把大漆工艺与传统雕塑创作相结合,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与视觉体验。

3.1雕塑创作《流年》

我在毕业作品《流年》中也使用类似的元素进行雕塑创作。对于大漆,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甘而可的犀皮漆器,那种夺目的又不争艳的色彩在我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一个就是陕西是历史文物大省,光西安市内的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就很多家,各色文物几乎囊括其中。在此之中,青铜鼎无疑是最为醒目的文物遗产之一。而我就在青铜鼎的基础上提取我需要的元素符号。比如说鼎上的象形文字,符号,还有各式的花纹图案,形成最好的最具中国意味的因素。

创作之初,主要就是器型的选择,在考虑众多的因素后,选择了凹字作为容器。雕塑创作,不论是材质,还是尺寸的选择都极为重要。材质不必多说,木料是最好的选择,而尺寸经过图纸和实物木料的堆积最终选择120厘米作为高度,长宽都是70厘米的尺寸。创作最难的在于制定方案,方案制定好后的实施反而是比较简单的。打磨是一个很考验人的事情,因为它要求精确把控的需要的颜色留多少,去掉多少,都需要思考。为了展示这个创作带有青铜的特色,我特意选取了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兽纹,还有一些字符通过打捻的方式早早的留在最底层,现在要通过打磨把他们把它们一一呈现。一边就着水轻轻打磨,一直从400目打到7000目,这段时间也最是磨人。打磨,抛光,一系列工序完成。加上从加工厂制作的金属外壳,这件创作就完成了。

3.2小结:

雕塑是最具有空间感的艺术,雕塑本身也是三维立体的。而在创作过程中把极度具有侵入空间感的作品加入二维平面效果的大漆,是漆艺与雕塑创作产生的不可思议的反应,或者说,这二者的结合,使得雕塑创作的三维化更有色彩,更有对比,也有一种良好的工艺性。

3.3雕塑创作《one two step》

而我的另一件作品《one two step》,也是大漆与雕塑的结合,我觉得只是它更纯粹,更精巧。同样,创作之初找素材。在一个军事类节目中偶然看到一队边防战士在北国的雪原上巡逻,留下一长串的脚印,那脚印就好像踩在我心上。创作的源泉有了,又有想要展示的材料,就差选取适合的胎体。机缘巧合,在一个木头厂发现一截干透的木桩,形状大小正好做这件作品。在充分考虑木头的空间形态后,对胎体进行修整抛光,然后按照传统的大漆工艺上漆,加工。与上一件作品不同的是,这件作品无论是尺寸还是形态都截然不同。更追求的是寓意的阐述,就好像在说一个故事,更有意味性。而且在加上它体积较小,工艺方面更为完美,浓缩即是精华,这一点是没错的。这件作品从一开始就设定了环境,也就是大漆表现部分的颜色展示。主体为白色,表示雪上,剩余部分為绿色,表现说是丛林也好,祖国也好,都是我们生活的世界的意思。在崎岖的白色雪山上,一串红色的脚印就好像镌刻在它上面,表现一种精神。这件作品也带有很强的精神方面的暗示,虽然最初它的寓意比较浅显。这件作品追求材料的表现,不管是大漆也好,还是树桩也好,保留最好的部分加以表现。大漆只是用在该用的部分,而剩下的部分依旧用木桩原有的颜色,只是加以抛光。由于木桩本来带有空间形体,而大漆的作用让它更有内容,更具丰富性。

3.4小结:

这一件作品与上一件作品有很大的不同,它探究的是在造型明显的物体上或者说雕塑上,在少量大漆的补充下,雕塑作品会有什么不同。效果很明显,它比单一的雕塑物体更有张力,颜色更为丰富,而又不像普通的漆器那样太过于工艺性,又有深刻含义,精神上的内容不显空泛。

4.结论

在经过两种不同方式的创作之后,应该认识到漆艺在当代雕塑中的用途应该极其广泛,不仅作为主体部分加以展示,而且可以和其他材料一起表现,每一个部分都不干涉,又可以相互加强,更好的表现主体。大漆的特性虽然让它不能单独存在,这在雕塑中来说没有影响,因为雕塑本身就需要载体来承载内容,形式。大漆就像一个符号,把这个符号与雕塑相结合,无论是与抽象的还是具象的相结合,都能形成一种静谧,温润的意境。而认识寻找这两者完全契合的关键点,正是所有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漆器赏玩》 李强 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 , 2009

[2]《髹饰录》解说 王世襄 北京: 北京三联书店 , 2013

[3]《漆艺的创新与超越——新大漆雕塑创作手记》 李世伟 美术观察, 2016

[4]《中国当代雕塑发展的现状分析》 王兴同 美术教育研究,2014

作者简介:

王阳瑞,1993.8,男,汉族,江西省宜春市,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2017级硕士研究生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