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而不同调:晚清以来蜀中学人之经史观

[摘要] 晚清以来,我国学术研究的重心由经学转入史学,就是所谓“经学的边缘化与史学的走向中心”。在学术演变过程中,“蜀学”也发生了这一“转型”,但没有与学术“主流”同一步调地将经学“边缘化”。以廖平、蒙文通、李源澄等为代表的蜀中学人坚守经学在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把经学作为中国文化“根荄”的思想未尝有变,“六经皆史”的思想也始终未被他们接受,在经史之辩的积极回应中,彰显着“蜀学”的独特个性。

[关键词] 蜀学;经学;史学;转型

[中图分类号] B25;K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5)06—0038—09

经学和史学的关系是中国学术史上从来纠结的重要问题,表面来看就是孰重孰轻的问题。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大史学家司马光并不认为有“独立”的史学存在,他在《资治通鉴》卷一二三中有一段评说:“史者儒之一端,文者儒之余事;至于老庄虚无,固非所以为教也。夫学者所以求道,天下无二道,安有四学哉。”司马光是把史学作为儒学的附庸来看待的。经学是治儒家经典的学问,重经轻史,代表了传统儒家学者的看法。

如何看待经史关系的问题,清代晚期以来发生了重要变化,这就是论者所说的“经学的边缘化与史学的走向中心”。

罗志田:《清季民初经学的边缘化与史学的走向中心》,原载《汉学研究》第15卷2期,1997年12月。收入氏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近代以来“蜀学”

“蜀学”是讨论四川学术文化史经常用到的一个名词。然而自古及今,泛论特指,其所指称并不一致。或指学校如汉宋之“郡学”,或言学派如宋代“苏氏蜀学”,或指蜀中学术而言,本文所论,即指后者。的发展演变是近代中国学术变迁的一个缩影,就经史关系而论也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学术演变过程中,蜀学虽然也发生了这一“转型”,但并没有与学术“主流”同调地将经学“边缘化”,没有放弃对经学的关注和看重。井研廖平(1852-1932)和他的学生盐亭蒙文通(1894-1968)、犍为李源澄(1909-1958)等人坚守经学在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成为近代以来“蜀学”的一大特点。虽然蒙、李二人后来的研究重心都不同程度地转向了史学,但他们把经学作为中国文化“根荄”的思想却未尝有变,“六经皆史”的思想也始终未被他们接受。他们在经史之辩的积极回应中,彰显着“蜀学”的独特个性,也折射出中国近代学术“转型”过程中的多姿色彩。

梁启超1902年所说:“其最近数十年来,崛起之学术,与惠、戴争席,而骎骎相胜者,曰西汉今文之学。”惠指惠栋所开创的吴派,戴指戴震所开创的皖派,为清代“乾、嘉学统之正派”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4至125页。,惠、戴禀持东汉经古文之学,是当时的学术主流。而后有常州庄存与(1719-1788)治《公羊》,求“微言大义”,及其徒刘逢禄(1776-1829)、宋翔凤(1779-1860)遍说群经,以经今文学名世。经古文学、今文学的问题一直缠绕着清末民初学界,长期未得其解。

明末以至近代以前,蜀中学术甚显寂寥,直到晚清四川尊经书院

四川尊经书院是光绪元年(1875)年在四川总督吴棠、学政张之洞的支持下创建起来的。南皮(今属河北)张之洞实主其事,“绍先哲,起蜀学”,“以通经学古课蜀士”(《张之洞诗文集》卷六《创建尊经书院记》),编撰《书目答问》指示治学门。湘潭王闿运于光绪五年(1879)正月至十二年(1886)春掌教书院,推重《礼经》,倡导今文学。张、王是尊经书院早期影响最大的两个人物。的兴办,蜀学才渐振而复起。除张之洞、王闿运而外,最具“兴起”之功的,是尊经书院的早期生员廖平。“蜀学”后来成为晚清中国“传统学术重心”,

李学勤:《清代学术的几个问题》,《中国学术》总第6期,2001年第2期。与廖平的研究密不可分。那么,所谓廖平“兴起”的蜀学,是什么样的蜀学呢?1886年廖平著成《今古学考》,认为经今文与古文的区分,最根本的在于礼制的不同,“以《谷梁》、《王制》为今文学正宗,而《周官》为古学正宗,以《公羊》齐学为消息于今古学之间,就礼制以立言。”

蒙文通:《井研廖季平师与近代今文学》(1931年),《蒙文通文集》第3卷《经史抉原》,巴蜀书社1995年,第106页。廖平《今古学考》初版刻于光绪十二年(1886),他以礼制判今古学的观点是在此前陆续形成的,参见廖糼平编《廖季平年谱》光绪十年、十一年记事,巴蜀书社,1985年,第30-32页。此论一出,受到学界的高度评价,蒙文通说这“真是论今、古学超前绝后的著作”,“我敢说,石渠议后莫有可和他比拟的”。

蒙文通:《廖季平先生与清代汉学》(1932),《蒙文通文集》第3卷《经史抉原》,第12页。主古文的刘师培(左庵)后来也服膺了廖氏此说。民国初年,廖平、刘师培、吴之英

吴之英(1856-1918),字伯朅,四川名山人,早年入读尊经书院,著有《仪礼奭固》、《礼器图》、《礼事图》三书,受到王闿运、刘师培等人的推崇。吴书久散,今吴洪武等人校注有《吴之英诗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附录》载有多篇相关书叙及论评,可参考。三位经学家同任四川国学院讲席,廖氏崇今文学,刘氏尊古文学,吴氏会而通之,“依礼数以判家法”则是三先生的共同点。刘则本仪征(杨州)汉学世家,

仪征刘氏四世相传,以治《左传》著闻,今有北京大学文学博士郭院林的博士论文《清代仪征刘氏〈左传〉家学研究》由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足资参考。民国前夕入川。相与切磋,形成了一个影响很大的“蜀学”团体。

湖南大学学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5年第6期刘复生:转型而不同调:晚清以来蜀中学人之经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