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引领工业设计未来之路

摘要: 我们在习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对于祖国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科技创新推动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物联网、云计算、量子信息等新兴前沿技术发展逐渐起步,设计领域在中国科技创新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我們应该充分运用科学技术知识,不断增强技术创新,做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设计。

关键词:科技;创新;工业设计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两个关键词“创新”和“科学与技术”,创新是发展的主动力,我们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生产,教育,科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国的工业设计发展正处在一个巨大的转型时期,当今,人类进入了后工业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各种的新兴的科学技术逐渐蓬勃发展,因此,中国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不仅要继续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科学技术的研究,也应当适度关注科学技术于社会的发展关系。

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回顾形势,与时俱进,根据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及时做好新常态经济重大战略决策。 制定和实施,制定和实施“互联网+”,大数据等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整合。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项发展理念深入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工业转型升级继续加快,新服务,新模式和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新的经济发展势头继续保持和增长

一、我国工业设计的科技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工业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 我国的工业设计从1977-2001年开始走上国际舞台到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化工业设计的领军国家,离不开党和国家对科学技术和创新的大力支持和栽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我们也看到“创新”一词出现超过50次。 在刚刚过去的“黄金五年”里,科技创新引领我国的工业产业有着一个个骄人的成绩。

在十九大的报告中,总书记说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设一个强大的科学技术国家、高品质国家,航空强国,强大的网络,强大的交通,数字化中国,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细数近几年来我国丰硕的工业设计科研成果,党和国家在创新性国家的路上越走越远。在可见的设备上,实现了中国设计,中国制造和中国材料; 在隐形控制软件中,它是中国逻辑和中国思维。中国的高速列车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实现了质的飞跃。 这将极大地提高中国高速列车的核心创新能力,巩固中国高铁的积极性。 就目前来看,当你走出国门,你会看到在美国、巴西等大多数国家都在使用“中国创造”的高铁, 我国工业设计创新之路在国际舞台上绽放。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发展动力,随着科学技术创新力量的不断提升,我国的科学创新技术已经走在世界的前沿,我国的科技创新在智能制造、信息产业、航天技术等高科技技术产业方面逐步成为引领者,我们在广泛的工业设计领域里逐渐走向国际化,数字化,全球化和商业化,形成了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工业设计。

二、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要求

(一)大力培养创新科技人才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从十九大报告中我们深切认识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点策略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作为高校,应当将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想贯穿于学生的所有学习工程之中,例如积极展开科研项目,积极举办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青年学生崇尚创新、乐于实践创新、构建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将创新实践能力运用于真正的科研之中。

(二)深入推动科技人才的转化

十九大报告把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纳入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创新成为我们整个国家,社会的共识。我们应当深入实施人才高地策略,加快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整合各类优秀的人才资源, 科技资源,着力打造适合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新兴科技机构,以良好的产业平台加速形成科研技术产业集聚群。

(三)创新目标,做新时代的尖兵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挤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也就意味着我国进入新阶段,我们要勇于面对新使命、实现新目标,为创新科学技术注入时代的新内涵。坚定科技创新目标,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技术,加强设计与创新,为转型而设计,在不断转型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应当在现有的工业设计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稳中求进,不断突破,成为中国工业设计强国和领军人物。

三、我国工业设计的科技发展前景

虽然我国的科技实力显著提升,但是我国科技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我国的工业化产业发展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首先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再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我们要在理论基础上开发科学技术,积极进行产业化结构的转型和设计的转型。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国的科技创新要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只有建立起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才有利于实现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无缝对接,于此同时,我们应当突破和完善现有的发展模式,认识从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分化出来的相对对立学科与自然辩证法分化出的交叉分支, 我们应当走全链路,多学科交叉的工业设计现代化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力的发展我国创新性科学技术,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参考文献:

[1] 路甬祥. 二十一世纪世界科技发展前瞻[J].望新闻.周刊,1998, (1).

[2] 曾国屏, 吴彤. 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其哲学问题[J].学术研究,2001, (9).

[3] 龚育之.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曹珊珊(1994-),女,汉族,甘肃金昌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