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生美,爱在无量山

50前年,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50年后,他留下的雷锋精神被继承和发扬,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不同历史时期,一个又一个雷锋式先进人物涌现出来,他们像雷锋那样做人,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意蕴。这些雷锋式先进人物的所作所为,促进了全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他们身上所传承的雷锋精神一直在激励中国人民奋发向前。

雷锋离开的半个世纪中,学雷锋活动在神州大地上持久不衰。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主席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在当前社会发展新时期,很多人感慨雷锋精神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要怎样追寻雷锋精神,这是件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的事情。

在大理南涧县,一位已经退休十余年的老教师,在距南涧县城六十余公里的偏僻山村里默默无闻地生活着,足迹已很少踏出村外。

就是这样一位平平凡凡的老人,却在全县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高居榜首。他就是被人称作“南涧活雷锋”的退休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杨元臣。

个子瘦小,貌不出众,衣着朴素,一张历经风雨沧桑的脸,总是挂着憨厚的笑容,杨元臣怎么看都是个最普通最平凡的人。

1944年,杨元臣出生在苍山脚下的大理市下关镇大庄村。

在杨元臣的记忆中,童年的生活极为艰难,物质匮乏。大庄村虽然盛产大米,但杨元臣家一年里更多的日子却不能吃上大米。母亲时常将大米换成更为便宜的包谷面和其它杂粮,好让一家人勉强糊口而不受饿。

大庄村离洱海边只有两公里的路,村里同龄的小伙伴夏天都爱到洱海里游泳,因为父母不允许去,杨元臣就不去,所以在水边长大的他令人惊讶地竟然不会游泳。那时候嘴馋肚饥的孩子们难免会去偷摘别人的果子,这种场景里几乎不会有杨元臣,因为母亲告诫他,“别人的东西不能动一分一毫”。

从小杨元臣不会跟父母提过分的要求,他不会跟别的孩子攀比,除了学习。到下关读书,有时候周末杨元臣没有回家,就去下关制药厂或者火柴厂打工挣一点钱,想着办法来减轻父母和家庭里的负担。至今,杨元臣对读书时代冬天早晨去卖稻草的那段经历记忆特别深刻。那时候杨元臣和母亲在三、四点钟就起床,背上稻草从家出发,走15公里的路去下关造纸厂,凛冽的风刮到脸上刺骨生疼,背上硕大的稻草在与风的抗争里举步维艰,拿到卖稻草的钱,杨元臣的生活费、书费才有了着落。

1962年,18岁的杨元臣从大理师范中师班毕业,被分配到现在的南涧县,他教书育人生涯的第一站是离南涧县城60多公里、离家100多公里的无量山镇阿杂小学。

坐落在无量山中的阿杂村是个彝族村落,村民几乎全部是彝族,村里不少老人根本不会讲汉话,也听不懂汉话,杨元臣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语言交流关。刚到阿杂村人生地不熟,他首先学会了听、说彝族话。他把一些常用语的彝族发音用汉字标注出来,记在小本子上,早晚认真练习,用自己带着浓重白族口音的汉话加上手势,跟村民沟通交流,不久,他就与村民打成了一片。

从坝区来到贫寒的山村,杨元臣虽然已做了充分思想准备,但现实生活还是给他出了道很难的考题。山里的气候跟大理不一样,早晚温差大,感冒是常有的事。这里的山路高高低低,晚上腿肚子酸疼。住在破旧的漏雨透风的房子里,冬天冷得直发抖。无法回避的还有吃饭问题。杨元臣置了一套简单的炊具,自己做饭,阿杂村离小河底街不远,他到街上打点供应粮油,买一点盐,村民还会送给他点青菜白菜,很多时候他吃的是不见油花的青菜汤,甚至就是一碗开水泡饭。

村里三十多户人家近两百人口基本不识字,阿杂小学没有校舍,教室就办在一个村民家里,有时两口子吵架,杨元臣还得让学生自习,然后忙着去劝架。杨元臣有一种源于骨子深处的坚强,他没有气馁。在村社干部、村民群众的支持下,阿杂小学从那户村民家搬到了一间破旧的公房里,不过在杨元臣看来总算有了教室。有了教室,杨元臣东家找西家借,从村民家中借来了九张长短各异,高低不齐的桌子,和十几条板凳。从此,阿杂小学的朗朗书声成了山村最最好听的声音,承载起了村民无限的希望和骄傲。

随着时间推移,许多和杨元臣一起分配到山区教书的人纷纷托熟人找关系调离阿杂村到条件更好的地方工作去了。杨元臣却不为所动,依然一心一意地在无量山间默默地做着教书育人的工作。

弟弟来到杨元臣工作的地方,把一份盖着家乡生产队、大队、公社公章的证明材料送到杨元臣手中,要他申请调回家乡去,毕竟家乡大理各方面条件要比这里好得多,杨元臣收下了证明材料,随手却把材料丢进了火塘之中。

一位邻校的同事看杨元臣为人老实厚道,给他介绍了个聪明善良、能干勤劳的一位农村姑娘,姑娘还有个条件,要他入赘。很多人并不觉得这会成就一段姻缘,因为那位姑娘家住在比阿杂还要偏僻得多的灵宝山下的山花村。山花村当时是一个很穷的山村,自然条件很差,交通极为不便,按常理来说,一个来自坝区还端着铁饭碗的优秀青年教师,往条件如此之差的农村人家里入赘,几乎是不可能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杨元臣考虑再三,排除了家庭的阻力,谢绝了亲朋好友的善意规劝,选择跟这位善良的彝族姑娘结了婚。

从此,杨元臣把根深深地扎在了无量山的土地之上。

在杨元臣眼中,莽莽苍苍的无量山是淳朴厚重的,他热爱这一方浑厚的山水,尊重真诚淳朴的山里人,喜欢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

杨元臣说,沐浴着凉爽的山风,他总会想起一个不朽的名字——雷锋。他岗位平凡,事迹不凡;不是英雄,胜似英雄;虽是普通一兵,却永远地活在人民的心中。

阿杂小学的教室是几间破旧的公房,桌凳都是跟村民借来的,学期结束得给村民还回去,开学再去借。没有黑板,杨元臣就找来几块木板和一块青石板自制成黑板,然后用细绳绑上破毡子做了一个擦子。从学区领回来的粉笔,杨元臣舍不得浪费哪怕一小丁点,总是节省着使用。

杨元臣将教师的责任看得很重,相信知识的力量,相信改变贫困的希望就是这些孩子,所以他把一颗真心放在教育学生身上。有的老师到街天或者家里有点事,就会让学生放假回家,提前或随意上下课。杨元臣却非常负责,该上课就上课,不会随便给学生放假休息。要是哪个孩子不到校,他会到家里去问,学生跟他吃饭那是常有的事。孩子们跟他亲热得不得了,家里做点好吃的,也常常带来请他吃。

当时阿杂小学还招收三、四里外秀水塘村的学生,每天杨元臣都要接送秀水塘的学生。早上七点多,他就赶到秀水塘,在村口吹响哨子集合孩子,学生没到齐就上门去喊,放学再把学生送回去,经常脖子上骑一个,手里再牵上一个。雨天两村中间的溪流会发洪水,他就把学生一个一个平安地背过小河,然后再送他们回去。

杨元臣还经常替村民做事,遇到农忙,放学后他帮村民背粪、犁地、插秧,几乎所有农活他都能上手。村里一位老人腿脚不便,他亲自到山里砍来一根树枝,做成拐杖给老人送到门上去。有时候,送完学生回来,路上遇到有老人挑不动水,他会毫不犹豫地接过挑子帮着把水挑回老人家中。

有一次,一位学生的母亲得了急病,他得知后,走了几里山路帮忙找来医生为这位学生的母亲看病。医生看完病,学生的家长却没有钱付药费,杨元臣二话没说,掏出所剩不多的生活费,为她们支付了医生的药费。在阿杂村,他时常会为一位生活困难、上街不便的五保户老人买上几斤盐,买上一点生活用品。平时,遇到村民临时困难,需要借三块五块、十块八块钱的事,杨元臣总是爽快地答应帮忙。

捧一颗真心,杨元臣得到了村民的尊敬,没有人当他是外乡人。

杨元臣先后在阿杂小学、阿几苴小学、红星小学、三中、一中等学校工作,在无量山里的许多地方留下了辛勤耕耘的足迹。

1979年,南涧三中新成立,上级把杨元臣调入三中当总务主任。学校总务主任本身事务就很多,遇上像他这样凡事认真的人,随处都能见到他匆匆忙忙的身影,杨元臣成了学校里最忙的人。

杨元臣还常帮着炊事员买菜、做饭、烧开水、喂猪,带领学生填平校园内道路,铲除杂草、打扫卫生。学校有一块自己的茶园,他带学生摘茶、揉晒,卖了茶叶作为学校勤工俭学的收入。记得有一次,炊事员来问杨元臣,停水了第二天的早点还做不做,杨元臣让他去准备两副扁担水桶,两人去两公里外的地方挑水。第二天,学生们依然吃到了热气腾腾的馒头。

还有一次,有个学生没告诉老师和家长离校出走了几天,杨元臣心急如焚,多方打听联系,学校惟一一部电话装在二楼上,杨元臣跑来跑去打电话接电话,在旧木板楼梯上跌了一跤,摔伤了肋骨,直到如今阴雨天还会隐隐作痛。杨元臣总是很忙,曾经的同事感慨地说:“做什么工作他都在忙,在哪里他都是最忙的人。”

杨元臣说,苦一点不算什么,累一点不算什么,条件差一点也不算什么,只要党和人民需要,叫去哪里自己就去哪里,让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

无私者的话语永远是朴素而真挚的。36年的工作历程之中,杨元臣经历了18次工作调动。1988年,杨元臣从南涧三中调到一中,从学校总务主任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名门卫。

杨元臣没有任何怨言,他干一行爱一行,依然尽心尽职地做好门卫这份在别人看来卑微的工作。

每天五点钟,门卫值班室总是最早亮起灯火,杨元臣起床,将大门内外打扫干净,每个早晨刷刷的扫地声,师生们都很熟悉。每天的午夜十二点以后,门卫值班室的那盏灯才在安宁静谧的校园中最晚入睡。

杨元臣竖起了一块“进出校门,请下单车”的牌子,校门口的黑板上写着“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两行大字,每天更新一两句格言警句,还辟出了“×××同学,你有信”一栏,每一个工作的细节里都充满温馨与关怀。杨元臣的门卫值班室里,几壶开水是为吃药的学生准备的,腾出值班室的一角给学生寄存东西,两瓶药酒可以为学生治疗跌打损伤,一套理发工具可以随时为学生免费服务。

就这样,杨元臣把学校大门这一小小的方寸之地,营造成一道独具人文特色的校园风景线。

杨元臣从小就养成一个习惯,看到路上有石头、树枝,他一定要捡开;遇到盲人、老人,他会扶上一把;别人背重的东西,他主动帮着拿;有人问路,他一定要明明白白指点清楚;自己的事,不要别人帮忙,别人的事,自己尽量帮忙。

1962年杨元臣买了一把剃头刀,这把剃头刀一直伴随了他五十年,后来他又陆续添置了几件理发工具。五十年来,他义务帮人理发已难以计数。仅在三中工作的1979年到1988年的十年间,杨元臣就免费为周围的人理发达上万次之多。多年来他还给不少人治过痔疮、拔过火罐,还治疗过跌打损伤。

1985年的端午节,一位老师半夜得了急性肠胃炎,杨元臣二话不说,背起他送到一公里外的卫生院。学校里学生生病了,很多时候想到第一个去找的人是杨元臣,他总及时赶到帮忙送治。一次,在南涧街上,一个青年拉住杨元臣,还给他三十元钱。原来这是一位家庭困难的乐秋学生,读书时曾向杨元臣借过钱,毕业后出门打工,特意来还给他钱。

2006年,村里一个毕业于云南农大的学生,因欠学校一万二千多元的学费,学校扣压了毕业证书,听到讯息的杨元臣主动送去一万元,让他及时领到了毕业证书,赶上了当年的公务员报名考试。

五十年如一日。杨元臣帮助过的人不计其数,他做的好事已不胜枚举,好事善举成了他自然而然的一种习惯。

妻子李翠芸心直口快,勤劳善良,年轻时还当过村里的生产队长。工作和家庭像一个天平的两端,为工作付出多,对家照顾就少。家里大事小事,杨元臣管得很少,特别在退休以前,几乎是李翠芸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她理解杨元臣,多年来一直尽力支持丈夫的工作,从未拖过后腿,用实际行动在身后默默支持着杨元臣。

杨元臣工作过的每一个学校离家都很远,交通又不便,基本要靠双脚走路,农活家务都指望不上他。李翠芸没念过书,不识字,生产队记工分常记漏记错,关系年底分粮食的大事,周末让杨元臣回来帮看一看自己的工分,却都因杨元臣学校里事忙,顾不上回来。

在三中工作那段时间,杨元臣当了学校的总务主任,工作更为繁忙。杨元臣总是要忙到星期天才能够回家一趟,晚饭后不论天多晚,不论刮风还是下雨,都得返回学校。有一次,天正下着大雨,晚饭后杨元臣背起小儿子打着手电筒回学校,两三个小时的山路崎岖不平,再加上瓢泼大雨,实在是泥泞难行,为了节省时间,早点回到学校,杨元臣从天生桥抄近道赶路,小儿子险些从背上滑落掉入湍急的河流之中。

一次,李翠芸生了重病,托人带信让杨元臣回家照料一下,他因为学校工作抽不开身没有回去。李翠芸大病初愈后来到学校,看着他忙忙碌碌的样子,李翠芸没有多说什么,只眼泪却止不住流了出来。她在心里理解了杨元臣。

杨元臣一直有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帮这个助那个,有时还常花些“冤枉钱”。在村里,李翠芸也是个公道正直的人,而且口碑不错。受丈夫的影响,李翠芸也学着热心帮助别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从来不图回报。

对待学生,杨元臣像对待自己的孩子,许多学生都尊敬他、感激他。对待别人,杨元臣捧出一颗真心,许多人都信服他、钦佩他。对于自己的儿女,杨元臣却总觉有些歉疚。

四个儿女都由妻子在山村里带大,接触的新鲜事物少,没有受到很好的启蒙教育。到读书时,也没有更多的时间辅导他们,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留给了那些不认识的陌生人。儿子高中毕业考取玉溪师专要去玉溪读书,为了不耽误工作,杨元臣选择了让从没出过远门的儿子独自乘车去读书。对于儿女的升学、工作、调动这样的大事,杨元臣没有找过一位领导说过情,也没有向组织和单位提过任何要求。1994年,南涧一中盖教师集资房,由于名额有限,杨元臣把本应属于自己的名额让给了另外一位更需要房子的同事。

儿女们有时也觉得委屈,自己的父亲为何总是这样无私奉献,为什么任何事情总是为别人想得多,而为自己却想得很少很少。

每一位父亲,总在经意不经意之间就为儿女树立了榜样。在他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几个儿女身上,都看得到杨元臣“真诚、善良、无私、敬业”的性格烙印。

现在杨元臣家里已经有四人考入教师队伍之中工作,她们秉承父亲从事的教育事业。杨元臣也常为儿女们在教育工作之中不断取得的进步高兴自豪。

1997年9月退休后,杨元臣回到山花村。

山花村,当地人叫它羊圈房,因过去村子里养黑山羊建盖了很多关羊的圈房而得名。

村子位于无量山腹地,毗邻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背山临水,绿树成荫,春天来时漫山遍野杜鹃花、山茶花,仿佛人间桃源,适合怡养天年。杨元臣是个享不惯清福的人,他在家闲不住,村里人时常可以看到他卷着裤腿光着赤脚在山地里干活的身影。

而且退休回村的杨元臣不仅闲不住,爱劳动,热心肠,他还依然爱管一管村里的闲事。

看到村里的路坑坑坎坎,他就带上锄头这里挖一挖,那里填一填;路上横着石头、树枝或者有丢弃的垃圾,他看到就会挪一挪,捡一捡;见到村人拿的东西太沉,他会上前去帮忙。村邻里舍哪家孩子出了远门缺人手种不完地,哪家老人多病需照顾,哪家家庭有矛盾不和睦需劝解,都装在杨元臣心里,他会不时去问一问,替他们想想办法。看到谁家的牲口吃别人地里的庄稼,他会把牲口赶回村,交代给主人。

山花村前流淌着一条名叫莫比克的小河,村民们捆起几根木头往小河上一搁,就是一道简易便桥。莫比克上有七八座这样的便桥,杨元臣时常前去进行维护,木头陈腐了就买根新的换上,或者端些土石让桥基更稳固一些。

好多人都说,杨老师老了,而那颗助人的快乐之心却依然不老。像雷锋一样最普通的人,在最平凡的岗位,有着不平凡的精神,干出了不平凡的事情。

杨元臣觉得,只要自己还有一点点余温,就要发出一分余热,那就是对平凡人生的最好诠释。

(图片由中共南涧县委宣传部彭森提供)

责任编辑 左家琦